文章來源:宏仁醫院護理部衛教室
為維護中老年人健康,早期發現慢性病、早期介入及治療,衛生署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年在35歲以上者、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服務內容包括身體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腎功能檢查及健康諮詢等項目。
一旦罹患一種肝炎,罹患其他型肝炎的機會就會增加。因此重要的是儘可能保持健康,避免暴露於感染其他型肝炎的危險之中。
肝炎有許多種類,自我照護的方式也不太一樣,所有已得到肝炎的人須注意如下:
1.罹患急性肝炎時要適度休息、飲用大量水分,並吃些高熱量食物,以強化免疫系統,擊退病毒。
2.避免酒精因它會使發炎惡化,並加速肝硬化及肝臟衰竭。
3.藥物需小心服用,很多藥物很可會損害肝臟,尤其是長期服用時。肝臟功能如果不正常,就可能無法排出藥物製造的有毒廢棄物。使用藥物時,包括成藥,都應該與醫生討論。
4.維持健康飲食及適當運動,良好的營養和運動除了能改善生理健康,還有助於克服憂鬱症,憂鬱症是肝炎病人的常見狀況。
B、C型肝炎為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國內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造成約13,000人死亡,肝癌更高居癌症死因第二位,為配合國家消除C肝政策,經諮詢專家建議,成人預防保健服務B、C型肝炎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適當治療。
錯誤的觀念中,常以為肝炎是沒有西藥可治的,因此嘗試各種不明之傳統及 民俗療法,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現在的民眾對於肝病也知道要做一些基本的檢測,但是光檢查而不解決問題是沒有用的,還必須阻擋肝臟細胞繼續被破壞, 阻止肝炎繼續進行破壞,通常在臨床上阻擋破壞持續進行的方式大約有兩種:
第一:增強免疫系統,如干擾素治療。 原理在於增強體內可與病毒抗戰的免疫系統。干擾素的治療方式並不是所有的病患都能夠接受,通常如果有肝衰 竭、嚴重精神疾病或是沒有意願以干擾素治療的病患,便會選擇使用另外一種治療方式。
第二:抑制病毒,使用抗病毒藥物,原理在於『競爭性抑制』。 這樣的治療可以讓病毒暫時被抑制而不活動。但是抗病毒藥物的長期使用可能會產生抗藥性,或在停藥後造成肝炎反彈使症狀加劇。
所有一旦發現有感染情形,請立即回診就診,諮詢醫師治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