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樂齡


文章出處:宏仁醫院急診

現今已是高齡化社會,醫療技術日益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未必然提升,該如何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且預防與延緩失能。

活躍老化定義為:「提升並促進老年之生活品質,以健康、參與和安全達到最適化機會的過程」,亦強調積極提升高齡者生活品質與福祉的重要性。

不同於一般老化,衰弱是老年症候群的表現之一,也是一個臨床表徵,是由多重原因所造成。且多項生理系統儲備能力下降,超乎其原來年紀該有的程度,以至於當外界壓力來臨時,無法維持身體的恆定,導致後續的失能及其它不良結果。

台灣65歲以上,老人衰弱的年紀越長盛行率就越高;台灣女性比男性的盛行率更高。則是活動量較低的老人(長期臥床、久坐)也較容易衰弱。多重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COPD、糖尿病、腎臟疾病或長期住院的老人較容易衰弱)以及罹患憂鬱症的老人。

而失智前期,稱為輕度認知障礙,是處於正常老化及失智症的過渡時期,此時期可能記憶能力開始有些退化,有時會忘記要做甚麼事,口語表達不太通順,講話卡卡的,無法完成需要高階認知功能的事物。若處於輕度認知障礙階段時若積極介入,認知功能是有可能維持甚至是進步的。

預防長者衰弱需先排除:

1.可逆性疾病引起的衰弱,如潛伏期的疾病或是很嚴重的末期疾病,像是鬱血性心衰竭等。某些造成慢性消耗的疾病是可以治療的,如肺結核、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慢性的感染、癌症、憂鬱等。新發現的衰弱長者還是先轉介給醫師了解有無潛在疾病。

2.足夠的營養,特別是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是合成肌肉的主要來源,也就是每天要吃足夠的蛋豆魚肉奶類

3.規律的運動,鼓勵長者參與的運動種類大概分為四大項:伸展運動、肌力訓練、有氧運動及平衡運動,分別能夠訓練柔軟度、肌力、心肺適能及預防跌倒。

4.維持外在足夠的認知刺激,增進或維持生活環境的豐富度,鼓勵長者不要整天在家與電視互看,可以走出戶外和鄰居聊聊天,培養休閒嗜好,也可以參與社區活動中心或樂齡中心的活動,或是參與附近廟宇、公園的日常聚會。增進社交互動的刺激,學習未嘗試過的事物。

5. 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

根據不費力法則:若一周做150分鐘的運動覺得太累,那就慢慢來,走路就是最簡單的運動,只要一周步行兩次,每次30-60分鐘,就能明顯改善心血管健康。也可以搭配最新的科技,使用運動手環,讓長者知道每天走的步數,會很有成就感。只要不要待在家裡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就可以了。另外就是要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日夜分明、白天要到外面曬太陽,維持活動量。

總而言之,需要透過運動、認知訓練、營養諮詢及妥善的慢性病管理著手,一起向衰弱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