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注射治療緩解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宏仁醫院復健科主任/高郁婷醫師

增生療法並非全新的治療方法,早在1930年代,增生療法就開始進行,1950年代後,由美國 Dr. Hackett醫師持續發展治療下背痛及受傷後鬆弛的韌帶,並將注射液改為現今使用的高濃度葡萄糖,2000年左右,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開始使用在職業運動員的運動傷害上。

《增生療法的原理》

軟組織癒合的分期分為發炎期、增生期、重塑期。慢性疼痛的患者可能有不正常的發炎及組織增生或是新生不規則組織,不完全的重塑導致肌腱和韌帶強韌度降低、反覆受傷。

藉由葡萄糖引發局部的輕微發炎反應以及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控制不正常的發炎,並使受傷的軟組織回到增生期促進修復的進程。

《增生療法適應症》

可治療肩頸部頑固性疼痛、背部(上下背)及腰部疼痛、肩膀旋轉肌病症、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媽媽手、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疼痛、踝關節扭傷導致疼痛、足底筋膜炎、正中神經痛麻等。

《增生療法需注意事項》

如有感染症、風濕免疫疾病、惡性腫瘤病史需在治療前告知醫師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在接受增生療法後建議持續復健治療,如有局部腫痛情形,可服用普拿疼等藥物緩解症狀,3-5天後症狀會緩解,之後持續配合漸進的復健治療及運動訓練,讓新生不規則的組織重新排列整齊,慢慢恢復原本的強度,進而解決慢性疼痛的問題。